第六十八章烛影心判
边关近年屡起警报,皇帝命二皇子李衡监理户部,专责兵饷调度一事。这是朝廷眼下最棘手的难题——去年北境大雪,田禾尽毁,今春又有灾民大批南下,库银日渐拮据,稍有差池,便可能激起民怨。 李衡素以沉稳谨严见称,接旨後立即召集户部官员,逐册b对,条分缕析。他治事奉行章程,分毫不差,亲自批阅各地仓储奏报,严查虚报侵蚀之弊,并依地势、户口、气候JiNg确计算粮秣分配。数日间,帐册被整理得井然有序,调拨文牍清晰明朗,连运输途中所需的马匹草料、舟车修缮,他亦一一标注,不留空缺。户部老臣皆称许其手段乾净利落,几近无懈可击。 然而,实际情势远b帐册纷繁。北地流民涌入,一城动辄数千,无户籍在册。李衡却仍坚持「依例造册,验明登记,再行发粮」。此举固然合乎公允,却拖延时日。灾民饥饿难耐,怨声载道。李衡并非不知其中隐患,但他X情谨慎,宁缓不乱,绝不肯逾越条章一步。於是,北地局势一度紧张。 旋即,皇帝又交付新任务——户部与工部合办,筹赈银、修堤防,以应对南方水患。此事牵涉庞杂,责任尤重。李衡自接旨後,几乎日夜留於户部衙署,细审各地奏报。他按区分级,逐笔b对赈银数目,务求一文不差,又遣人查探水势,命工部依旧例调度匠役。 数日後,奏报上呈:各州赈银悉数发放,帐目明晰,连零用细项亦标注得一清二楚;修堤之役虽稍缓慢,却井然无失。户部尚书张大人阅毕,暗自点头:「二殿下稳重周全,不愧人臣表率。」然朝中亦有低语:「周全固是周全,但若言开创,